暑期研学收官,市场体量略有下降?科技研学产品增长30%!
暑期研学不香了、家长的钱包“割不动”、往年大热的文博场馆居然也容易抢票...然而这段时间,研学行业却不断透露出一种寒潮信息:今年的日子不好过。记者发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显露出新趋势:研学产品,到了必须认真做内容才能收客的时候了。
01接待近百个团、业务增长30%
在浙大了解机械臂的原理,组装并参与抓取精度挑战赛,学习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在科技企业探索工业、娱乐、服务等不同类型机器人,尝试学习用大模型解决实际生活小事的技能;穿戴人工智能设备,学习设备构成与操作方法,了解AR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这个暑期,浙江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多款科研学术类夏令营产品颇为抢手,从6月到8月下旬,共接待了近百个研学团队。
“今年初,DeepSeek、宇树科技等科技企业和产品出圈,让浙江高校和科技企业变得炙手可热,许多科技主题夏令营的产品咨询和报名人数翻了一倍,来杭研学团都希望加入和这些目的地有关的课程,我们也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该旅行社工作人员周霓表示,两年前公司推出的浙大机器狗研学产品在今年重新升级,学生不仅和机器人互动,还有教授拆解硬件结构和讲解驯化人工智能,内容上更好地契合当下科技的发展态势,也更深度去探求普通人如何应对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科技研学产品销量增长迅速的,还有杭州某国际旅行社。“暑期里我们增长了30%,虽然‘六小龙’去不了,但像阿里巴巴、申昊机器人这些企业也同样热门,还可以动手参与实验,学习基础设备使用,重在高体验度。”该旅行社总经理方田预测,明年杭州的科技研学产品或许还会是市场备受关注的选择。
02打卡式研学不如家长自己带
科技游火爆,却难掩当下许多研学产品“降温”的现实。
80后小孔是两个小学生的爸爸,工作繁忙的他在今年暑假一改往日直接给孩子们报研学营的惯例,选择8月上旬休假自己带着孩子去北京游玩,提前三四天就预约到了最热门的故宫博物院。“每年我们也听孩子们的反馈,对许多行程点不感兴趣,都在玩手机玩手表,花了钱效果不大,另外报研学团的收费也不低,我核算了下还不如自己带性价比更高,而且许多文博场馆的票也没有去年那么难抢了。”
“现在产品价格这么透明,有的研学团还敢堂而皇之地狮子开口”“有的研学团和旅游差别不大,换个高级名称价格就贵出一大截,自己带不香吗”“南京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这些大热文博馆,现在很多时候自己就能抢到票”...记者咨询了一圈身边的宝爸宝妈,大部分在都选择自己带孩子出游。
“往年‘一招鲜’的高校打卡、横幅拍照类产品变得不吃香了,这个夏天许多家长在透过光鲜表面审慎了解内容背后的真价值,对研学产品的交付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浙江省旅行社协会副秘书长周群告诉记者,不少家庭对于走马观花式研学已经失去兴趣。

03研学市场体量略有下降
“总体来说,今年暑期研学市场的体量较前两年略有下降。”这是今年整个行业的直观感受。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池静在接触了许多企业、营地、文博场馆、工业旅游目的地后,也有相同体会:“像2023年和2024年,研学产品基本以长线为主,今年暑期的市场明显更青睐短线,多则两三天,少则当天来回,虽然个别企业总人次有上升,但同比持平甚至下降占据了主流。”
池静向记者透露,暑期亲子游业务的集中度有显著上升,游客更青睐头部企业,这是今年比较明显的特征,人们更愿意认准品牌价值和产品质量,也说明只有主打体验价值、真正能让孩子成长的研学内容才有机会留下来。
未来,孩子“为什么去”、“能学到什么”、“能感受什么”以及“在参与中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将成为市场主逻辑。相应的,研学产品想保住价值感,必须对接市场的真实需求、匹配专业路径。我看来,自然教育、AI实验、乡村营地、户外竞技、兴趣训练等沉浸式研学内容可能脱颖而出。今后能在行业上活下去的,是那些愿意打磨、愿意沉淀、愿意培育价值的玩家,必须努力做内容才能收到客。”池静表示,沉浸式地去接触认识真正的世界,才是游学的核心目的,真正受市场青睐的研学产品还是要靠品质说话。
网裕科技研学资讯(yanxue.internetyu.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网裕科技研学资讯,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yanxue.internety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网裕科技研学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lianan@internet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