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教育局 市委宣传部 市文旅局印发《“桂林红” 红色研学旅行实践深化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打造“桂林红”红色研学旅行品牌,成为区内外知名标杆,每年吸引大量大中小学生参与,不断增强参与青少年的历史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有效提升桂林红色资源的教育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促进桂林红色旅游与教育深度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交通、住宿、餐饮、文创),为全国红色研学旅行提供“桂林经验”, 制定本方案。
1工作目标
坚持教育、文旅“双轮驱动”,统筹整合双方资源、人员、平台,对现有“桂林红”品牌进行系统深化,打造课程更精、线路更优、体验更深、影响更广的红色研学旅行实践体系。实现全市大中小学生全面接受红色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推进党员红色培训现场教育、企事业单位红色团建、亲子家庭爱国教育,筑牢红色研学旅行桂林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把桂林建设为“广西红色研学旅行第一站”和“西南地区大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旅行枢纽”。
2主要任务
(一)课程共设
1. 围绕长征、抗战、乡村振兴三大主题,依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一体化建设平台,统一设计10个大学生红色主题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开发30门1—3学时中小学生现场教学课程包(含教案、任务单、评价表);编写分学段《“桂林红”红色研学旅行手册》(含背景知识、活动任务、思考题、安全须知);开发配套多媒体资源(微课、VR/AR 体验内容、历史影像资料包);设计标准化研学课程教案与评价量表。重点打造《国之大者一人民幸福》《山水间红色记忆》《血色湘江,理想与信念铸就的不朽丰碑》《红军岩,党的瑶苗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长征路上饮水思源,人生途中励志感恩》《重走革命路,童心悟初心》《烽火绿洲,文化抗战》《烽火同舟,文明共传》《红色传奇》《军梦之旅》《“一水抱城”话千年桂林,“天赐山水”育家国情怀》等红色精品课程。
2.课程内容、史实、展陈实行“共审”,即主要内容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桂林湘江战役文传中心审核把关。
(二)线路共挖
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抗战文化和历史文化等核心资源,以“跟随总书记步伐 · 心怀国之大者”为主线,开发15条“1—2日”分层线路,每条线路配套“一册一图一码”(研学手册、线路图、扫码听讲解)。
1.小学。以“桂林红伴我行”为重点,推出“红色+乡情”体验线5条。
2.初中。以“重走长征路、湘江祭英魂”、 “研湘漓红韵,承薪火之魂”为重点,推出“红色+市情”主题线5条。
3.高中。以“以史铸魂,行走的红色课堂”、 “探甲世山水,扬壮美广西”为重点,推出“红色+区情”拓展线5条。
4.大学。以“抗战文化城,桂林保卫战”、 “沿着国际友人桂林足迹,筑牢中外友谊”为重点,推出“红色+国情”经典线5条。
(三)导师共育
市教育局负责遴选思政骨干,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遴选金牌导游、讲解员,双方共同培训100名“桂林红”研学导师,颁发“双聘证书”;每年联合举办1期导师提升营培训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实施“双导师”制组织研学:专业研学导师(负责课程实施、活动组织、安全保障)+学校带队教师(负责学生管理、思想引导、学科衔接)。
(四)活动共办
2025年秋季学期启动“桂林红·开学第一课”现场课,全市同上一堂红色研学示范课。每年利用“5 · 18国际博物馆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点,由基地与学校联合推出“抗战书店灯火”“90秒穿越湘江战役”“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秘密信件传送”“红色快闪”“红领巾讲解员”等沉浸式活动。每年毕业季全面启动“桂林红·红色精神伴我行”实践思政必修课活动,统筹组织各学段毕业生开展一次红色研学之旅教育活动,并作为毕业重要参考。联合颁发分级认证证书(如“红星学员” “火炬手”), 增强荣誉感。每年末举办“桂林红”成果展。
(五)平台共建
共建“桂林红”研学云平台,提供线上预约、行前学习、行中记录、行后评价功能。每年上线1—10个VR 研学场景,实现“线上预习—线下体验— 线上分享”研学闭环。
(六)成果共推
鼓励师生创作红色研学短视频、图文日志,形成“桂林红”课程资源包和《少年眼中的桂林红》年度作品集,将优秀作品纳入新媒体矩阵展播。打造“桂林红”品牌形象(Logo、口号、宣传片),利用教育平台、文旅展会、新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市教育局协同自治区、市研学学会、协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同桂林湘江战役文传中心、红色旅游协会等部门向市内外宣传推广精品线路课程,并与区内外重点学校、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遗址周边,开发“红军灶”农家饭套餐,销售“突围野菜”生态包,助力乡村振兴;挖掘抗战文化和历史文化名人在桂林足迹,到名人故地推广宣传;在抖音发起我的桂林红研学挑战赛,在湘江战役纪念设施、遗址举办“万人共走长征路”公益徒步活动等方式宣传推广。开发“血染的笔记本”、 “抗战木刻版 画”拓印工具包等文创产品、赠送“一票游桂林”优惠卷,助力桂林全域旅游的发展。
3保障措施
市级层面成立“桂林红”红色研学工作专班(见附件1), 各县(市、区)教育局联合文化广电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相应工作专班。争取政府支持,将“桂林红”研学旅行纳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如场馆优惠开放、交通补贴、专项经费),将红色研学旅行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定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基地、景区对研学团体实行门票减免、讲解优惠;严格执行《桂林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办法》,统一购买意外险,研学用车从旅游车队“白名单”中遴选,实行“一车一档”,研学组织由学校从市局遴选机构中选择安排。
网裕科技研学资讯(yanxue.internetyu.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网裕科技研学资讯,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yanxue.internety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网裕科技研学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lianan@internet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