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提升研学基地品质,开展研学课程设计大赛,培养研学旅游指导师……
近日,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5年旅游资源开发工作要点》,提出要着力提升研学基地品质,开展研学课程设计大赛,培养研学旅游指导师等内容,全文如下: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落实落细,以《合肥市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实施方案》《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发展规划》为工作指导,加快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将合肥市建设成为全省文旅枢纽城市。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技驱动、生态筑基、文化赋能、城乡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构建“一湖一城一园一山一河一廊”全域旅游格局,加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建设未来大科学城科文旅融合核心区、骆岗公园安徽文化集中展示区,打响“科创科普游”品牌、打造“徽风皖韵游”品牌。力争接待游客突破1.6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200亿元,建设全省文旅枢纽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启动并完成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各城区、开发区和环湖12镇所在地文旅部门要配合市局完成普查工作;各县(市)要按照普查程序,明确时间节点,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成果质量。年内,肥东县、肥西县完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验收工作;巢湖市、长丰县加快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
(二)推动旅游资源品质提升
开展市级“百景提升”行动,围绕63个A级旅游景区、5个旅游休闲街区、4个旅游度假区,实施景观环境美化提升、消费场景创新提升、文化内涵挖掘提升、公共服务完善提升等“四大提升”。年内,全市力争新增2个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度假区、1个房车自驾车等级营地、1条旅游风景道、1个“最干净旅游景区”。
开展全市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总结推广包河区和小井庄景区、合肥野生动物园、合肥包公园、迅达文化等4家基地提升工作经验,组织各基地开展交流互鉴活动。年内,全市49家研学旅游基地完成提升工作。
鼓励旅游单位围绕本地特色研发旅游商品,参加中国旅游商品等大赛活动,以参赛提品质、以参赛促发展。
(三)打响“科创科普游”品牌
用好科学岛、创新馆、科技馆、大科学装置、科技型企业等创新载体,提升“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品质。开展全市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策划制定科创科普游行业发展政策,出台《科创科普游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谋划举办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周、《中国科创科普研学旅游前沿趋势洞察》合肥发布等活动,年内,全市新增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0个市级科创科普游基地,发布10条科创科普游精品线路;各县(市)区、开发区培育基地不少于10个;培养研学旅游指导师不少于20名;招引科创科普游项目不少于2个;新增科文旅应用场景不少于3个;举办1场科创科普游大型活动。
(四)打造“徽风皖韵游”品牌
深挖徽文化、长江文化、江淮文化、红色文化、黄梅戏文化、非遗文化等在地文化特色,与现代科创文化结合,构建文化IP体系。借助国家长江公园(安徽段)建设契机,用好骆岗公园、安徽名人馆、三河古镇、包公园、城市记忆馆等文化载体,开发沉浸式旅游消费场景,鼓励文化场馆开展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以包河区巢湖16.8公里旅游黄金岸线建设为牵引,推动环巢湖巢湖段、肥东段、肥西段建设,打造古镇风情、文化寻踪、乡村田园等产品矩阵。年内,各县(市)区、开发区开发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不少于10个,发布“徽风皖韵游”线路不少于3条。
(五)发展皖美休闲旅游乡村
落实《安徽省实施精品示范工程打造“皖美休闲旅游乡村”行动方案》,鼓励资源禀赋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旅游街区、旅游度假区和乡村文旅集聚区。建立乡村旅游资源一张图,大力发展“民宿+”经济,鼓励各乡村旅游经营场所挖掘在地文化,打造“农文旅”融合场景,开发特色伴手礼和农家宴。年内,全市新增全国等级旅游民宿1家、“皖美休闲旅游乡村”2个、“皖美民宿”20家,入选2条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力争全年接待乡村旅游接待量达4550万人次、游客花费超220亿元。要切实关注34个乡村振兴产业收益性项目,督促将项目收益落实到位。对于运营困难的,要主动指导项目所在乡镇更换运营商,确保项目健康有序运营。至2025年底34个项目收益率全部达标。
(六)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围绕建设全省文旅枢纽城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各县(市)区要加快规划建设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完善区域旅游集散、咨询等服务功能;指导各旅游单位(场所)发挥合肥科技优势,完善游客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旅游停车场、充电桩、旅游厕所、旅游驿站等。要深化交文旅融合,肥东、肥西、庐江、巢湖、包河环湖5县(市)区要协同发力,完善环巢湖旅游大道基础设施布局提升;肥西县、肥东县要加快环紫蓬山旅游风景道、长古旅游大道建设,力争年内完成省级旅游风景道验收任务。加强旅游厕所质量管理工作,落实“一厕一码”评价管理措施,年内,全市新增40座等级旅游厕所。
网裕科技研学资讯(yanxue.internetyu.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网裕科技研学资讯,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yanxue.internety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网裕科技研学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lianan@internet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