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网站!
返回主站

暑期旅游爆冷,游客都去哪了?

2025.08.06
来源:研学界StudyTravelWorld

今年的暑期旅游市场,与往年形成了鲜明对比。

原本该是旅游旺季的七八月份,却让从业者们感受到了阵阵凉意。

当全国各地都在经历高温炙烤时,旅游行业却意外地遇冷。

往年的这个时候,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天价机票""景区爆满"这类反映旅游火爆的热搜,今年却出奇地安静。

图片

"以前客人订房像打仗,现在降价促销像甩卖",在川西经营民宿的林老板看着手机上的预订数据直摇头。

往年需要提前一个月才能订到的房间,现在暑假都过了一半还有三成空着,价格比去年降了不少。

照这个趋势下去,今年怕是要亏本经营了。

图片

这种反常的市场表现,让不少旅游从业者都感到措手不及。

图片

据美团旅行数据,7月至今,关键词“避暑”总搜索量同比上涨45%,“避暑游”总搜索量环比涨近200%,避暑旅游目的地也备受市场欢迎。

以贵州为例,截至7月1日,贵州省暑期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其中五星酒店预订增速更是高达40%,30岁以下年轻游客占比达58%,成为暑期出游主力军。

图片

然而局部市场的繁荣现象,难以掩盖整个旅游市场遇冷的事实。

以受市场供求影响价格机酒市场为例,摩根士丹利最新的研报数据显示,暑期第一周中国酒店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8%,主因是入住率下滑。

图片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暑运第2周民航境内经济舱平均票价达859.8元(含税票价),同比2024年下降5.3%,同比2019年下降5.6%。

按照以往,暑假期间酒店应该忙不过来,而今年曾经高高在上的高星级酒店也开始扎堆“下凡”摆摊。

在郑州,五星级永和铂爵国际酒店的大厨们每天下午5点准时在酒店门口支起摊位,38元一斤的小龙虾、48元一个的卤猪蹄,不出一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单日营收高达3万元,这并非市场独例。

图片

长沙的五星级酒店也加入了这场"地摊经济"热潮,潇湘华天大酒店的6元酱卤鸭掌和8元手工凉面日均销量突破万份,单日营收超过6万元,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轻松破百万,成功将"五星级酒店摆摊"打造成现象级营销案例。

无独有偶,天津丽思卡尔顿的"香溢餐车"3小时就卖光了所有美式汉堡和冷饮;上海瑞吉把咖啡车开进了商务区,武汉香格里拉则推出了即取即走的"地摊餐盒"。

这些看似创新的转型,实则是高端酒店在激烈竞争中被迫放低姿态的无奈之举。

背后的原因在于酒店业的供给严重过剩——2024年全国酒店客房总量已达1764万间,超过疫情前水平,而2025年新增供给仍在持续。

图片

面对有限的市场需求,各类酒店不得不陷入残酷的价格战:奢华酒店抢豪华酒店的生意,豪华酒店挤压高档酒店空间,经济型酒店和民宿则陷入"价格无底线"的恶性竞争。

这种全行业的内卷现象,让曾经高高在上的五星级酒店也不得不走上街头吆喝叫卖。

图片

当前旅游市场遇冷,核心问题在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大家消费越来越谨慎。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存款增加了创纪录的10.77万亿元,而贷款只增长了1.17万亿元,这个数字对比很能说明问题——大家更愿意存钱而不是花钱,反映出对未来的担忧。

但要注意的是,储蓄增加也说明不是没钱消费,而是不敢消费,像旅游这种"可花可不花"的钱,自然最先被砍掉。

图片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年轻人的旅游观念不一样了。

Z世代更看重怎么用有限的预算玩得尽兴,"特种兵式旅游"、"Citywalk"这些省钱玩法特别受欢迎。

他们宁愿自己查攻略自由行,也不愿意跟团游,对传统景区的打卡兴趣也大不如前。这种新的旅游方式,无形中分走了景区不少客源。

图片

再次是传统景区竞争力下降,像迪士尼、环球影城这样的国际主题乐园,靠着超强的品牌号召力和丰富的游乐设施,暑假期间依然人山人海。

但这样的盛况却让其他中小型景区很受伤——游客都被这些大牌吸走了,那些缺乏特色和亮点的地方景区,客流量直线下滑,生意越来越难做。

加之各种极端天气“劝退”,这个暑期仿佛被按下了“炙烤模式”与“暴雨模式”的双重开关。

图片

极端天气轮番上阵,全国多地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40℃已成常态,酷暑之下,“家里蹲”成了更舒适理性的选择,并且华北、黄淮地区迎来入汛最强降雨,阻挡了部分旅游需求。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的降温,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面上看是酒店太多、天气太热、大家花钱更谨慎,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现在的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打卡拍照,更看重旅行带来的情感体验;不再盲目追求高消费,而是更在意性价比和独特体验。

随着旅游信息越来越透明,游客们开始选择更舒适、更有趣、更自由的旅行方式。

这个暑假旅游市场不是突然变冷了,而是游客们不再一窝蜂地往同一个地方挤了。

研学实践软件
研学旅行平台软件
研学网站
研学平台
研学
研学市场
研学游
研学活动

网裕科技研学资讯(yanxue.internetyu.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网裕科技研学资讯,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yanxue.internety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网裕科技研学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lianan@internetyu.com

在线沟通
18530993588

扫一扫,添加好友

在线留言

开始一个新的合作

请完善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