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规范化:加大对非法机构的惩罚力度!
研学旅游近年来十分火爆,尤其是到了每年寒暑假期间,更是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高峰期,研学旅游市场可以说供需两旺,但在一些研学活动中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等情况。
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什么是研学旅游
研学旅游是指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游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可以说,通过研学旅游活动,不仅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而且也能让学生学到课本外的更多实用知识。
众所周知,研学旅游必须与中小学生所学的课程紧密结合,必须与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紧密结合,必须与中小学生兴趣爱好紧密结合。而且,研学旅游一定要体现实践性。研学旅游的本质在于让中小学生亲身体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更要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这是研学旅游与其他旅游相比的独特之处,也是研学旅游与课堂教学相比的独到优势。正是因为研学旅游对孩子有如此之多的好处,才吸引更多家长让孩子参与到研学旅游活动之中。
研学游中的问题与标准
但随着研学旅游热潮的出现,不少乱象也备受家长的诟病。有的研学旅游项目收费高、体验差;有的随意更改行程,甚至提前结营;有的只在景点门口拍个照就走人;更有甚者,研学旅游的带队老师“不专业”,采取“放羊”式管理。研学旅游乱象丛生,致使研学旅游“名不副实”。
笔者以为,让研学旅游名副其实,亟须一把“规范伞”。一方面,要完善研学旅游相关标准。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眼下研学旅游市场监管不到位,从根本上说是缺少标准。因此,有必要制定研学旅游准入标准、资质标准、产品标准、运行标准、内容标准等,让组织机构有“标”可依,对“标”执行,切忌各家各“标”,无序组织。
另一方面,要探索研学旅行全要素体系建设。研学旅游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又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研学基地、研学线路、研学教师、研学课程、研学安全等。只有构成研学旅游的完整链条,才能规范研学旅游活动。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对研学旅游组织机构进行严格把关,严防一些无资质的研学旅游组织机构混入其中,坑骗家长和学生。加强对非法研学旅游组织机构的处罚力度,通过列入“黑名单”、从业禁止等处罚手段,让其付出“诚信代价”和“禁业代价”,倒逼组织规范运行。
此外,学生家长一旦遭遇研学旅游“名不副实”,既要对组织机构理直气壮地说“不”,又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切忌自认倒霉,而任凭研学旅游“名不副实”,坑骗更多家长和学生。
只有为研学旅游撑起一把“规范伞”,通过完善标准,跟进监管,再辅以家长维权,就一定能有效遏制研学旅游乱象,从而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名副其实的研学旅游环境。
网裕科技研学资讯(yanxue.internetyu.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网裕科技研学资讯,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yanxue.internety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网裕科技研学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wanghongtao@internet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