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政协委员心系青少年成长:一提案促多部门联动,为红色研学正名
一直以来,关注青少年成长是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李心履职的重点之一。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心就精准把脉研学这一新型教育方式的现状,带来了《关于规范青少年红色研学管理的提案》。2024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在回复这一提案时表示,将联合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研学旅游市场监管,压实研学旅游经营主体责任,强化研学旅游安全管理,促进研学旅游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与文旅市场的多元发展为红色研学提供了肥沃土壤。可是,有些研学团既不“研”也不“学”,只是打卡拍照。这一现象引起了李心的关注。她认为,一些红色研学课程开发设计缺乏教育性,仅仅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层面,红色教育内涵和价值明显缺失,这样的青少年红色研学,无疑是走上了“岔路口”。怎么才能让红色研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红色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研学旅行不是单纯的旅行,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李心表示,研学管理部门应推行全过程管理,严格遵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有关要求,严格遵循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严格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这一提案迅速得到多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10月,该提案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的回复。回复表示,在落实研学旅游主体责任方面,按照谁组织、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旅行社组织或承接研学旅游活动按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在线旅游经营者发布研学旅游产品应履行内容审核责任和告知义务,确保平台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在从业人员管理层面,支持将研学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纳入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训体系,持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能力。同时牵头制定研学旅游服务、产品以及营地、基地等标准,通过标准实施,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在加强研学组织者自身监管方面,文化和旅游部持续部署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依法查处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情况下以研学旅游名义开展包价旅游活动的行为,规范研学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当年提案,当年回响,这不仅是对李心履职工作的充分认可,更体现出提案成果转化的“加速度”和呵护祖国花朵的“民生温度”。
03-10
-
关注!2024 年市第三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认定结果公示
03-10
-
委员建议:加强城乡研学教育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03-10
-
全国两会 | 人大代表建议红色资源打通形成数据库
03-07
-
政协委员关于青少年红色研学提案,文旅部回复!
03-07
精品课程
更多-
喜报丨全市唯一!南岸法院这个研学课程荣获全国优秀
近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生态环境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征集结果公布,全国共有12个精品研学课程、18个优秀研学课程和11个精品研学线路、20个优秀研学线路入选。其中,由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申报的《情景化审判沉浸式宣教走进数字生态司法实践研学》荣获优秀课程,也是重庆市唯一入选的研学课程。课程背景与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南岸法院数字生态司法实践教育基地,作为集数字化庭审、生态场景营造、法治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平台,为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深入了解环境资源法治的重要窗口。通过参与“数字生态司法实践研学”课程,学生不仅能近距离感受环境资源司法审判的全过程,自觉接受情景化法治教育,还能在情景化、沉浸式、交互性体验中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法治观念,为成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守护者奠定基础。课程内容与安排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沉浸式体验数字生态司法实践。由专业讲解员带领学生参观教育基地,让学生对数字生态司法实践教育基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其在环境法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通过“长江生态修复眼”触摸屏、互动式投影动画,深化学生对生态环境资源现状的认识,体会到环境资源的珍贵。组织学生观看沉浸式科感警示教育片《生态之殇》,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唤醒生态保护意识。第二部分以情景化庭审实现寓教于审。构建数字化庭审平台,通过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模拟生态环境破坏现场,以情景化庭审形式让诉讼参与人及学生在审判过程中身临其境。庭审结束后,研学导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旁听庭审的感受和收获。通过讨论和反思,帮助学生梳理旁听庭审的收获,加深对环境法治的理解。通过“情景化审判沉浸式宣教走进数字生态司法实践研学”课程,学生将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环境资源法治,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和法治素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
借势教育新趋势,如何缩小差距打造高品质研学旅游产品
研学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教育与旅游相融合的新业态,在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得到了广大家庭和青少年的青睐与积极参与。但是,伴随着这一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诸如“质价不符”“学而不游”“游而不学”“打卡走形式”等问题也频频登上热搜,反映出研学旅游产品品质与消费者对优质供给的期待存在一定差距。如何缩小差距,提高研学旅游产品品质?通过调研多家长期专注研学旅游市场的旅行社,分析他们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的研学旅游产品,笔者认为,提升研学旅游产品品质要从提升研学课程的实用性入手。研学课程是设计研学旅游产品的基础性工作,研学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是否有针对性、实用性,是决定研学旅游产品品质的重要内容。旅行社在设计研学课程时,就要紧密围绕所服务的那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立明确的、实用的课程目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实践性活动逐一实现研学课程目标。研学课程目标可以参考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制定。知识目标,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链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力目标,通过构建真实场景,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素养目标,提高学生修养,这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目标。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眼下要做的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复盘,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知识目标的实现。其实,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是偏理论、相对枯燥的,而研学旅游产品可以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加感性地理解学到的内容。比如武汉一家旅行社设计了这样一个研学课程:“一亩白布”到底有多大?这是专门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设计的。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正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大数,如百万、千万、亿,对面积单位,如平方公里、亩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感性认识,很难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一亩白布”到底有多大,研学课程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完成计算“一亩白布”这样一项任务,对亩这个单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课程通常是在一所学校实施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首先,由研学导师将大致相当于一亩大小的布分为若干份。同时,将一所学校的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对应自己那块布自由发挥,创作一幅画。最后将所有组的作品展示出来,每个组的学生动手测量、计算自己那块布的面积,然后倒推出一亩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布。同时,学生们对各组作品打分,评出最佳作品。参加过这次活动的学生形象地说:“一亩地比学校的一个篮球场还要大。”可以说,这是一个知识与动手能力结合,又有一定趣味性的研学课程。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有助于能力目标的实现。小学四年级学生有了一些知识储备,独立意识的增强,让他们更愿意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但往往因为方法不正确导致失败。所以,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设计研学课程,既要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有这样一个桥梁搭建的研学课程。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里,分小组完成桥梁搭建项目。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要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力学知识。小学四年级学生基本不懂这些,怎么办?这就需要求助于网络。通过搜索关键词查询自己不懂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要掌握的一种方法。而且,搜索到的知识马上就要应用到桥梁搭建项目中。这个研学旅游产品,每个组会配备一名研学导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帮助。再有,每个小组成立时,配有一定数量的代金币。要用好这些代金币,学生就要进行预算管理。比如,不同类别的物料价格不同,小组成员要计算选择不同的物料会消耗多少代金币,然后进行比较,选出最适合自己这个小组实际情况的方案。通过对比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以上工作完成后,学生们就要到室外,在草地上真正搭一座桥。然后,由研学导师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检验桥能否通行、跨度是否合适、预算是否达标等。结果公布后,研学导师会对各组进行总结,哪些方法用对了,哪些方法不合适,应该如何调整,帮助学生复盘,并由此引申到解决其他问题,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有助于素养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来说,走出教室到户外参加研学旅游活动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小学四年级学生也是如此。但是,当活动结束后,学生记住的可能只是一些有趣的片段,很少会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激励学生在研学旅游活动结束后主动复盘,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也是很多旅行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的旅行社侧重动手“写”,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或是制作一张手抄报;也有的旅行社侧重“说”,在同学间或是在家里做一次演讲,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录制短视频。其实,这两种方法的本质是一致的。因为在写和说之前,学生要考虑清楚三个问题:一是写或者说的重点是什么;二是选择哪些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三是如何写或者说得更好,包括组织语言、设计动作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思考的习惯,就是在一次次写或者说的过程中形成的。提升研学旅游产品品质,在设计研学课程时,就要注重课程目标的实用性。通过研学旅游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研学旅游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是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提高的过程。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就能实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
-
传统研学形式不断涌现,临沂为何能“突出重围”?
研学游戏,梦回大唐。2月9日,临沂市图书馆举办“研学+剧本杀”古籍文化活动。10名小读者身着汉服扮演诗坛巨擘,穿越回大唐,探索传奇诗人的历史故事,从而爱上古诗,增强传统文化自信。近年来,全国各类深耕传统文化的研学形式不断涌现,吸粉无数。临沂更是根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此为契机开辟“研学+”新赛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注入无限活力。“研学+剧本杀”创意赋能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历史学习兴趣临沂市图书馆推出的剧本杀游戏,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游戏形式相结合,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小读者们身着古风服饰,化身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唐代诗人,在两个多小时里,时而全神贯注地思考危机化解之策,时而因成功解开谜题而欢呼雀跃,时而齐心协力破解密室密码。在阅读剧本与探索密室的过程中,孩子们重拾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兴趣,深刻领略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2025年寒假期间,临沂市图书馆秉持“让古籍活起来”的文化使命,创新推出“溯古弘文传承匠心”沉浸式古籍文化研学项目。此次活动打破常规,将古籍研究性学习、实景剧本推理、密室解谜闯关等多元形态巧妙融合,构建起“知识传授+情境体验+价值引领”的多维互动场景,开创了集典籍活化、技艺传承、文化浸润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传播范式,吸引了近200人次青少年深度参与。“活动精心设计了11门课程,涵盖石刻体验、碑拓拓印、简牍编册、古法造纸、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经折装书、龙鳞装书以及梦回大唐剧本杀等。前10场活动采用理论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向小读者们全方位地展示古籍的发展历程与装帧形式。今天是研学课程的最后一场梦回大唐剧本杀活动,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大唐文化,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探索古籍的兴趣。”临沂市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王婷婷表示,未来,临沂市图书馆将探索更多创新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读者提供更为多元、更具创意的阅读体验,吸引更多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教育”“研学+文旅”学校、景区创新形式活化传统文化在图书馆里玩剧本杀,让人直呼过瘾。“研学+剧本杀”创新性地将教育与娱乐相结合,为研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使得文化感知与教育消费背景下的文旅新赛道更加火爆。近年来,临沂持续推进文旅市场发展,推出一系列“研学+教育”“研学+文旅”等新尝试,引发热烈反响。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临沂众多学校、景区也纷纷加入了研学之列。临沂九中的同学们在研学之旅中学习面塑等非遗、民宿文化,制作了鲜艳夺目的玫瑰花、黄金灿烂的南瓜、活灵活现的金鱼、娇艳欲滴的草莓,在劳动中求知,在收获中成长。临沂金盾小学开展以“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先后走进时代楷模纪念馆、智能化数字化设施设备及生产车间,探寻沂蒙精神的深邃内涵,厚植心底的爱党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临沂孔庙也开展了一系列研学游活动,明伦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雪的盛宴》,让同学们了解雪花的形成、形状分类,学习关于雪的诗歌及汉字演变,欣赏各地的雪景,在感受冬天的魅力的同时,也将中华传统文化铭记于心。创意课堂带领孩子亲手为冬日小木屋涂色,与皑皑白雪进行一次温暖的对话。当前社会的“双减”政策背景下,家长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文旅热”也在不断升温。这使得研学与旅行的结合具备了深厚的市场需求和社会支持,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深化研学旅游精品打造开启“研学+”融合发展新赛道临沂旅游资源丰富,“红绿蓝古今”旅游元素交汇交融,为开展研学旅游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12月,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和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两地入选山东十大考古研学打卡地。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以“竹简兵书”为主题,采用分众式教学模式,活化利用临沂兵学文化资源,以实地研学结合手作体验,打造了“银雀山简书探兵学”“兵学课堂”“银雀山简博士开课啦”等品牌研学活动。其中,“银雀山简书探兵学”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深入、专业的研学游服务;“兵学课堂”结合学校教育、军事教育、社会教育,推动兵学文化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等;“银雀山简博士开课啦”以图文画卷、游戏闯关等形式,设置“惊世发现”“兵学典籍”“简牍工坊”三个主题内容,将传统兵学文化和研学特色课堂相结合,科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临沂研学新赛道的探索,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革新,也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1月15日,2025年临沂市冬季研学旅游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多条研学旅游精品线路惊艳亮相。未来,我市将以山东省入选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为契机,突出红色、温泉、地质、书法、兵学等优势资源,打造好研学旅游精品线路,编制优质研学旅游课程,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到研学旅游中来,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研学线路
更多-
湖南研学“十佳”线路、案例出炉!
近日,首届“走读湖湘”文物文化研学年度活动在长沙市举办,现场发布了湖南文物研学主题“十佳”精品研学路线、“十佳”创新案例等奖项。湖南文物研学主题“十佳”精品研学路线1、韶山情·板仓行——我为毛主席送家书(长沙县开慧镇)以杨开慧烈士写给毛主席的手稿“一封没有寄出去的红色家书”故事为主轴,以央视《信中国》朗诵内容为学习内容,以摘录家书担任红色小信使为延伸实践任务。在读家书、写家书、送家书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与体悟革命先烈的信仰、情感,引导当代青少年,传承革命精神,完成革命烈士遗愿。2.探岳麓文物瑰宝,寻千年学府风华——岳麓书院党性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中心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岳麓山(爱晚亭)该研学活动旨在打破传统文物观赏的局限,引领学生深入实地,亲身体验文物所依存的环境,聆听历史的回响,参与互动性的文化实践,使文物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进而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新的活力。3.追“锋”少年研学之旅——湖南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雷锋故居-荷叶坝完全小学-望城区团山湖村通过丰富多彩的参观游览、现场教学以及实践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4.“文化遗产里的湘西”文物主题研学线路——湘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线路串联里耶古城遗址、四方城遗址、老司城遗址等3大遗址地,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四方城遗址陈列室、老司城博物馆等3个文博场馆,涉及不可移动文物31处,可移动文物1000余件(套);分设《里耶大侦探》《我在迁陵修文物》《世界文化遗产科考营》等3大专题板块课程,融文物观光打卡、历史探究学习、文物修复体验、遗产保护考察等研学内容于一体,面向10岁以上青少年群体及亲子家庭,为期3天2晚。5.“家国情,双峰行”研学之旅——双峰县委宣传部、曾国藩家教博物院曾国藩家庭教育博物院-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涤生讲堂-农耕与非遗体验该路线可通过稻田抓鸡、下河捞鱼、植物拓染等农耕趣味活动,深入了解曾氏家风家教思想。参观蔡和森蔡畅故居、聆听红色故事,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同时将文物保护与农耕体验、非遗体验相结合,将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6.平江县“红军之源”文物文化研学游径——平江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平江博睿研学旅行社有限公司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中共平江县委旧址(1927—1928)-红五军扩大会议旧址-平江惨案遗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十六军大禾冲驻地旧址-湘鄂赣仙姑岩红军驻地旧址以史料为基础,以文物见证历史。讲述在党最危难的时候,人民对党无限忠诚的伟大力量。尤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诞生100周年的历史时刻,该主题游径突显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红军摇篮的重要地位。7.伟人求学之路与湖湘文化溯源之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东山学校-第一师范-岳麓书院这条线路体现了追寻毛泽东等伟人的求学足迹,从东山学校到第一师范,既了解他们在此期间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又强调了在岳麓书院探寻湖湘文化根源的过程,将伟人的成长与湖湘文化的传承紧密结合。8.从“国家名片”到大美湖湘“引流名片”——长沙市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以邮票为独特纽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地“邮学游历”活动,同时借助线上平台拓展学习资源、加强交流互动。无论是在湖湘大地,还是走出国门,学生都能亲身参与打卡主题邮局、开展科学考察、进行国际研学以及与世界各地同龄人书信往来等丰富活动。9.寻文物文脉,品湖湘文化,湖南文物主题5日研学实践——湖南紫清研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探秘湖湘、活化文物”为主线,链接博物馆、历史文化场馆、研学景区与研学基地,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源点,以文物为依托,串联起马王堆汉墓惊世考古发现背后的历史谜题、岳阳楼记所承载的家国情怀与湖湘士人的担当精神、湘绣非遗传承人手中翻飞的针尖传奇,以及近现代韶山冲孕育红色革命火种的燎原故事,助力广大青少年学子“寻文物文脉,品湖湘文化”。10.探寻屈子文化园、岳阳楼和湘阴左宗棠故居——岳阳市汨罗屈子文化园屈子祠-屈原碑林-屈子书院-岳阳楼-湘阴左宗棠故居不仅可领略屈子文化园、岳阳楼和湘阴左宗棠故居的美丽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还能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与抱负、爱国将领的丰功伟绩与爱国精神。湖南文物主题研学创新建设“十佳”案例(课程)1、“简‘牍’一下,你就知道!”研学实践系列课程(长沙简牍博物馆)2、“神秘湘西”文化生态研学游:司城博物纪(湘西州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3、“简中窥秦·穿渡千年”青少年研学活动(龙山县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湖南寻宝研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4、文旅融合,研教并重,探秘炭河里(宁乡市炭河里遗址管理处)5、探索“釉下五彩瓷色彩的秘密”研学活动(醴陵市博物馆)6、地小博奇妙夜(湖南省地质博物馆)7、湖南博物院“少年潇湘行”系列课程(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8、追寻文脉,研学零陵(永州水云潇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9、呼叫代号七一一(湖南郴州柒壹壹矿研学实践教育服务有限公司)10、立报国志,成栋梁材(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55.大兴安岭松岭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春游泰州,体验“尘世幸福”,研学游线路同步推出
春日脚步渐近,“泰州泰美泰想你来”2025泰州文旅消费暨项目合作推介会今天在沪举行。沪泰两地政府部门、文旅企业代表及在线平台负责人共商文旅合作发展大计,携手打造长三角文旅融合新标杆。建城2100余年的泰州江河交汇、人文荟萃,连续五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马可·波罗曾盛赞其“尘世幸福极多”。今年春季,泰州推出近40项文旅活动,涵盖非遗会船、踏青采摘、体育赛事等特色体验,邀长三角广大游客感受城市风光与人文之美。推介会上,泰州市文广旅局联合携程、美团、抖音、小红书、同程平台正式上线春季旅游产品。携程发布“泰州赏花指数”,为游客提供花期参考;“泰州早茶地图”同步亮相,以美食为纽带展现城市烟火气。此外,三条研学游线路正式发布,线路融合沉浸体验与深度研学,兼顾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性。千年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泰州是一座勇于创新、活力迸发的健康名城,也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近两年,泰州全市在建文旅项目51个,完成投资223亿元。围绕“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发展主线,全市先后遴选出50多个重点文旅项目进行广泛发布招商。活动现场重点推介九大项目,包括“泰州最吉祥文化街区”“泰来面粉厂工业遗产复兴”“泰州海军舰艇文化园二期”等,涵盖文旅街区开发、工业遗产活化、景区提档升级等领域,诚邀文旅企业来泰投资,共赢未来。推介会上,泰州市发布旅游营销奖励政策,联动辖区文旅企业发布专项优惠。为进一步丰富泰州文旅业态,增添产业活力,做强文旅市场,19个项目现场签约。其中,泰州文旅企业与投资商签署“泰州文旅--金联创战略合作”等1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近30亿元,标志着沪泰多方面合作将开启新篇章。推介会还设置美食品鉴区、非遗展演区、文创展示区展示泰州文旅资源,其中早茶烫干丝、蟹黄汤包深受上海游客欢迎;非遗木雕、泰州盆景、凤冠与会船文创等受到关注。泰州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乡,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上海京剧院的一级演员傅希如现场演唱京歌《梅澜芳华》,展示梅派艺术之美,呈现泰州梅韵流芳之魅。泰州研学旅游线路线路一:文墨飘香·文昌泰州之旅第一天:泰州市博物馆——学政试院——安定书院——崇儒祠——单声珍藏文物馆——吴同甲故居纪念馆第二天:兴化市金东门历史街区(郑板桥故居)——毕飞宇工作室——施耐庵文化园——姜堰区溱潼古镇(院士旧居)——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曹俊艺术馆)第三天:高新区口岸雕花楼景区——泰兴市博物馆——丁文江故居——靖江市文化中心——马洲书院线路二:盐税戏韵·梅郎故里之旅第一天:江苏盐税博物馆——税东街——税碑亭——乔园——稻河古街区第二天:梅园(梅兰芳公园)——桃园(孔尚任《桃花扇》)——柳园(评书评话博物馆)——泰州淮剧团——兴化市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板桥道情)线路三:赓续信仰·红色泰州之旅第一天:海陵区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沈毅烈士纪念馆——杨延修纪念馆——苏北党校旧址第二天:姜堰区蒋垛苏维埃纪念馆——高新区海军舰艇文化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第三天:泰兴市杨根思烈士陵园——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纪念馆——靖江市东线第一帆纪念馆——刘国钧故居
-
官宣!北京发布5条中轴线游学主题线路
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中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24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中国色”。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7个多世纪。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北京中轴线上15处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5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晨钟暮鼓,钟鼓楼不仅是一座“时间建筑”,更蕴含着古人对时间以及文明的思考,隐藏着令人赞叹的古代报时智慧。祈年圜丘,天坛不仅彰显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更蕴含着数学、物理、生物、地理、艺术等丰富的知识奥秘……寒假期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联合启动“北京市中小学生游学中轴系列活动”。市文化和旅游局还面向中小学生群体推荐了5条“漫步北京”中轴线游学主题线路。同学们,快携手家长和小伙伴,走进北京中轴线,守护北京中轴线,传承和发展北京中轴线,让我们一起做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承者与建设者!线路一国家礼仪爱国情怀红色游线路点位: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端门—中山公园—蒙藏学校旧址线路特色前往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参观天安门城楼,加深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感受那份震撼人心的宏伟与庄严。穿过端门步入静谧的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内观看珍贵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党的光辉历程。探访蒙藏学校旧址,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见证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线路特色美食护国寺小吃(西单店)、东来顺(西单店)、来今雨轩茶社线路特色住宿北京山水宾馆、北京宣武门商务酒店线路特色文创店“公园礼物”文创店线路二古代祭祀传统文化探秘游线路点位:太庙(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阳门—南中轴御道—天坛—先农坛线路特色走进太庙(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体验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深厚底蕴。前往正阳门,感受古都北京的雄伟壮观。游览南中轴御道,追寻皇家御道的历史足迹。踏入天坛,在高大的祈年殿与神秘的回音壁,感受天地之气的交融与历史的深厚沉淀。最后到先农坛,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技艺,欣赏精美的天宫藻井。线路特色美食大海碗(天桥百货商场店)、都一处烧麦馆(永定门店)、四季民福烤鸭店(前门店)线路特色住宿北京贵宾楼饭店、北京饭店线路特色文创店“北京礼物”步瀛斋(前门店)线路三古都文化城市管理探迹游线路点位:宏恩观—钟楼—鼓楼—万宁桥—什刹海线路特色走进宏恩观,探寻这座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了解其从千佛寺到宏恩观的历史变迁,感受其作为北京中轴线“龙尾之要”的独特地位和文化内涵。漫步至钟楼与鼓楼,这两座古建是古代城市管理时间的重要象征。沿路前行至万宁桥,感受中轴线的庄严,领略大运河的灵动。最后抵达什刹海,这里是大运河北端的终点码头,周边错落有致的胡同民居,让人深刻体会到古都文化的独特魅力。线路特色美食东来顺(地安门店)、马凯餐厅(地安门店)、三元梅园(地安门东大街店)线路特色住宿北京宁夏大厦、北京内蒙古宾馆线路特色文创店“北京礼物”(观中主题店)线路四“博物馆之城”中轴线感知游线路点位: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线路特色参观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北京的城市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踏入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穿梭于中国铁路的百年历史长河,感受铁路的发展与变迁。探索国家自然博物馆,观赏大量珍贵的自然标本,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与壮丽。最后来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与智慧。线路特色美食东来顺(前门大街店)、张一元(前门店)、护国寺小吃(前门店)线路特色住宿北京潇湘大厦、北京陶然花园酒店线路特色文创店“北京礼物”(前门店)线路五京味文化中轴非遗体验游线路点位:全聚德博物馆(和平门)—老舍茶馆(前门店)—内联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大栅栏)—北京同仁堂(大栅栏)—盛锡福中国冠帽文化博物馆(前门大街)线路特色踏入全聚德博物馆,品尝享誉世界的北京烤鸭,亲眼见证这一国家级非遗的制作过程,体验其背后的历史传承和匠心独运。移步至老舍茶馆,沉浸在老北京的茶文化之中,感受“茶、戏、餐、礼”的传统茶文化与曲艺表演。走进内联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探索中国传统手工制鞋技艺的奥秘,感受千层底布鞋的舒适与精致,领略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在北京同仁堂了解丰富的中医药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非凡魅力。最后来到中国冠帽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冠帽的礼仪和象征意义,欣赏冠帽艺术的华美与精致,体验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深厚底蕴。线路特色美食全聚德(和平门店)、月盛斋(前门店)、都一处烧麦馆(前门店)线路特色住宿北京瑞安宾馆、北京东交民巷饭店线路特色文创店“北京礼物”老舍茶馆(前门店)、“北京礼物”步瀛斋(前门店)
-
共61个!生态环境研学课程和线路名单公布
近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了《关于生态环境研学课程和线路评议结果的公告》,详情如下: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动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与研学的深度融合,积极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大力提升青少年、领导干部、企业员工等重点人群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会于2024年11月启动了生态环境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的征集工作。经社会各界申报、提名、专家评议和公示无异议,现将12个精品研学课程、18个优秀研学课程和11个精品研学线路、20个优秀研学线路予以公布。特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