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无限“生命力”激发研学实践“创造力”
绥阳,一座因山而兴、因水而灵、因诗而名的城。这里有“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双河洞,有地球同一纬度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宽阔水国家级原始森林。她是北纬28°的翡翠,是诗歌与山水跳舞的地方……在“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这片神奇秀美的地方,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每年初夏,卧龙湖景区都有千余只白鹭、牛背鹭在湖畔的松树上叼枝筑巢、守护雏鸟,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树林丛中,在这里筑巢安家、繁衍生息的“精灵”们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卧龙湖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景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毗邻烟波浩渺的湖水,层峦叠嶂、松柏绵延,整个自然风光浑然天成、独具魅力。
一天清晨,几辆大型客车缓缓行驶在乡间,车上载着的是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大一大二的百名大学生。客车行驶的终点正是位于绥阳县郑场镇的卧龙湖景区,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美育教学实践基地,那是绥阳县2024年首次迎来该学院大一大二学生开展写生创作之旅,卧龙湖是他们此次为期十天写生创作的首站。
把创意融入生活,把诗意画上画板。怀着满心的憧憬,提着画板,拎着颜料,一群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带着对绥阳的期盼,踏入了让人心醉的卧龙湖景区。
“通过孩子们这些天的写生作品,真的能感觉到他们是融入自然风光中精心创作的,他们具有发现美的眼光,不同角度呈现出来的卧龙湖有不同的让人震撼的美,而且通过这几天的感受和了解,真的能看出来孩子们置身不同的创作环境中激发出来的不同的创作潜力。”在卧龙湖写生的几天里,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任课教师刘彦瑢感慨道。
近年来,绥阳县紧扣“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定位,依托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打造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省级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等。绥阳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包含北京大学地空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南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移通学院在内的全国多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携手共进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推动高校学生在基层一线实践,持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发展,也为绥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哇,我喜欢这只蝴蝶,我其实很喜欢这种颜色很亮的蝴蝶,它很好入画……”
在宽阔水国家级原始森林,4000多种生物资源,在这里构成了超过26000公顷的“自然教科书”。
在2024年的暑期,这里迎来了清华美院学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美术创作离不开对景物的描写,天然雕琢的素材往往能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让学子们创作出更具独特性的美术作品。
“来之前我是有很多想法的,我们事先会有一个构想,脑海中会对自己的创作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在宽阔水原始森林走下来,我的想法是画一个系列的作品,通过画10到20张左右相同元素的画,最后组成一张整体的作品。”寄情于自然环境中,清华美院学生戴子为在宽阔水找到了创作灵感。
“我不能告诉你所有的秘密,因为我的秘密还在生长。”
10月24日,贵州绥阳双河洞第23次国际洞穴科学考察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双河洞景区举行,2024年联合科考成果显示,目前双河洞共有115个洞口相连通,长度刷新至437.1公里,纵深维持在912米,仍位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洞。
“第一次领略到贵州独有的喀斯特地貌,在双河洞的研学体验更是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知!”在体验中领悟,在实践中成长。来自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学生走进了绥阳县双河洞洞穴科考研学基地,在这里,他们开始了一场地心游记之旅。学生们在飞拉达过程中感受到了双河洞的磅礴与神秘,在穿越过程中增进了友谊,大家在实践体验过程中,一路看、一路学,也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的专业优势与这片土地相结合,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其中。
这一年,绥阳县正在同步开展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其独特的资源也将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双河洞的发展做得非常好,尤其是科普研学、飞拉达体验,未来的话还可以再进一步地深化研学内容,提升双河洞的科学性、趣味性,让来研学的孩子不只是看到洞穴,还要理解里面的内涵,以深层次的、科学性的内容打造更高质量的科普研学的课程,让孩子们既能够玩得开心又能够学到知识,激发他们科学探索欲、求知欲,带动他们未来去从事更多的一些科学研究,激发他们内心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和一种保护意识。”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双河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技术团队核心成员肖时珍说道。
魅力绥阳,属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区,森林覆盖率达70%,拥有10个A级景区,“洞、林、山、水、园、泉”一应俱全;东汉大教育家尹珍曾于绥阳设馆讲学15年,近2000年的诗乡文化,底蕴深厚;多个万亩大坝成就“黔北粮仓”美誉;省级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承载农耕故事,传播农耕知识;省级非遗空心面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剪纸、蜡染等技艺传承有新……这一切,皆为绥阳教育研学提供了丰富多样且鲜活的素材。
基于此,绥阳匠心独运,深度融合红色非遗传统文化、自然科普、地质(洞穴)科普、体育旅行、农耕文明和乡愁等,五大核心主题实践教育,精心构建71门研学实践课程,创新打造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2个以及5条精品研学线路,覆盖超过40个实践点。此举将县域红色记忆、非遗传承、地质奥秘、探险乐趣、农耕智慧及劳动实践融为一体,成功吸引了全国范围内大中小学生逾40万人次参与,铸就了独具绥阳魅力的文旅研学品牌,影响深远。绥阳研学实践,已然成为遵义文旅发展格局中的一枝独秀。
网裕科技研学资讯(yanxue.internetyu.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网裕科技研学资讯,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yanxue.internety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网裕科技研学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wanghongtao@internetyu.com